呼吸道問題是犬貓相當常見的困擾,像是打噴嚏、流鼻涕、鼻音過重,甚至呼吸困難,很多飼主一開始會以為只是「感冒」,但其實背後可能牽涉病毒、細菌或慢性呼吸道疾病。對年紀較大的毛孩來說,這些症狀更容易反覆發作,影響生活品質。
和人類一樣,狗狗和貓咪的眼睛也會隨著時間出現各種問題。可能是因為環境因素、遺傳,或單純是老化所致,都有可能演變成失明。雖然毛孩即使失明仍能靠嗅覺、聽覺與觸覺適應生活,但對年長或性格敏感的毛孩來說,失去視覺會為牠們帶來極大的不安與焦慮。
在台灣,犬貓的異位性皮膚炎相當常見,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這並不只是單純的皮膚問題。牠們的搔癢、舔咬、磨蹭,其實可能源自環境過敏原、食物敏感,甚至是情緒壓力的累積。長期下來,毛孩的皮膚不僅受傷,睡眠和日常生活也會被嚴重影響。
隨著現代飼主越來越重視毛孩的健康管理,保健品也逐漸成為時下熱門的話題。然而,市面上琳琅滿目的產品常讓人眼花撩亂,許多飼主不免困惑:該怎麼挑選?哪些營養素是真的有幫助?
夏天到了,除了防中暑、防寄生蟲,其實毛孩最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是——腸胃不適!從拉肚子、便便臭、放屁多,到挑嘴、嘔吐,這些看似小事的症狀,其實都是腸道健康亮紅燈的警訊。這篇就帶你從獸醫觀點,了解毛孩腸胃的真正需求與照護重點!
在毛孩的日常照護中,飼主多半關心飲食、皮毛護理、體重管理等,但「體溫監測」常被忽略。多數人以為只有生病才要量體溫,加上傳統肛溫測量不便、毛孩又抗拒,自然容易被放在最後。其實體溫是健康變化的第一道警訊,這次 PetTalk 採訪寵博健康動物醫院黃偉珍院長,從臨床經驗解析狗貓發燒的症狀,並介紹院內體溫計,讓飼主在家也能輕鬆掌握毛孩體溫,為健康把關。
隨著飼主越來越重視毛孩的營養與健康,飼料的選擇也早已跳脫「能吃飽就好」的標準,走向更細緻且科學化的配方設計。無論是室內貓、小型犬、幼犬幼貓,還是年長的老犬老貓,不同年齡、體型與生活型態的毛孩,都有其獨特的營養需求。這些針對性的配方不只是為了滿足生理所需,更是幫助牠們活得更健康、更有品質的一種方式!
當寶貝接受化療時,如果碰到需要使用口服化療藥時,很多時候需要拔拔麻麻們把藥帶回去,並在規定的時間給予寶貝,但是,您知道藥物要怎麼保存?給予時又要注意什麼嗎?給藥之後可能會出現什麼症狀呢?
癌症不完全等於絕症,透過適當的化療,許多腫瘤可以延長壽命、維持良好生活品質。化療前須經獸醫完整評估,並與飼主充分討論。雖化療藥物會影響快速分裂的腫瘤細胞,也可能波及正常細胞,導致如食慾不振、嘔吐、腹瀉、白血球下降等副作用,但僅少數需住院,死亡風險更低於1%。療程期間請依指示服藥、按時回診抽血,及早掌握健康狀況。
每年進入高溫潮濕的夏季,除了人類要提防登革熱、蟲咬問題,其實毛孩們也正面臨另一場無聲的健康危機——心絲蟲感染。 這種經由蚊子傳播、潛伏期長、症狀不明顯的體內寄生蟲病,一旦發病,不僅危及毛孩性命,也讓治療變得複雜又高風險。 本篇專訪寵博健康動物醫院院長黃偉珍,由他從臨床經驗出發,深入說明心絲蟲的傳染過程、症狀表現、治療風險與常見飼主誤解。
別被貓咪看似獨立的外表給騙了!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照護小細節,如果不小心忽略它們,可能會引發更嚴。這篇文章整理了5個最常被貓飼主遺忘的照護重點,教你從根本守護貓咪健康!
隨著氣溫逐步升高,夏季除了是狗狗貓咪最愛外出奔跑探索的季節,但你知道嗎?這同時也是跳蚤們大量繁殖、蠢蠢欲動的「旺季」!屏東瑞光動物醫院—黃卓智院長提醒飼主,跳蚤不僅會讓貓咪、狗狗搔癢難耐,更可能引發皮膚炎、過敏反應,甚至導致貧血等健康問題。想要真正守護狗狗貓咪的皮膚健康,光靠洗澡可不夠!黃院長建議,應定期使用寵物專用除蚤滴劑,再加上居家環境的徹底清潔,才能為狗狗貓咪築起一道滴水不漏的防蚤防線。
當貓咪突然癱倒、抽搐,你的心是不是也跟著停了一拍?癲癇的發作總是來得突然,讓人措手不及,卻也是牠默默求救的訊號。牠不會說話,只能用身體告訴你「我需要你」。這篇文章不只是關於貓癲癇的介紹,更是一封給貓飼主的提醒信—當癲癇出現,並不是生命的終點,而是一段更需要愛與陪伴的旅程起點。願我們都能學會用理解與耐心,陪牠走過每一次發作、每一段不安。
當毛孩突然無法行走,對牠來說是一場巨變,對你來說,更是沉重的挑戰。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癱瘓的成因、早期警訊與照護方式,陪你和毛孩一起勇敢面對未來的每一步。
毛孩每天活蹦亂跳,看起來很健康,但你知道嗎?骨關節疾病往往毫無預警就找上門,讓原本活潑的牠瞬間失去行動力。從膝關節異位、髖關節發育不良到椎間盤突出,這些骨關節問題不只讓毛孩痛苦,更可能讓飼主荷包大失血。提早認識風險、及早規劃寵物險,是守護毛孩健康的第一步。
紅茶是一隻50天大卻只有47克的藍和尚鸚鵡,來的時候狀況很不好,奶消不下去,嗉囊發炎、發育遲緩、精神差、四腳朝前打不開... 於是開始了小紅茶的奮鬥史!
在鳥科門診中,常遇到鳥寶誤吞餵食軟管的緊急案例,最常見的是生膠管和PVC 管,而矽膠管和金屬灌食管則相對安全。不同材質的管子各有優缺點,正確選擇與操作能降低誤吞風險,確保鳥寶健康。
你的鳥寶可能偷偷養了「嗉囊寶貝」?!玩具、棉繩、塑膠…這些意外吞下的異物可能悄悄囤積在嗉囊裡,導致食慾下降、體重減輕甚至感染!發現鳥寶有異狀,務必儘早就醫,避免嚴重消化道阻塞!
如果發現鳥寶的指甲、嘴喙有不正常增生、角化,有可能是疥癬,但也有其他狀況會造成這種情形。趕快看看家裡的鳥寶有沒有這些狀況呢?如果有的話一定要趕快帶去信任的動物醫院就醫調整一下。
肉多多?瘤多多!黃瘤的生成原因目前不明,推測跟遺傳、高膽固醇、高脂肪飲食以及外傷有關係。而母玄鳳與虎皮則是黃瘤常找上門的品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