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常認為心臟病是一個很遙遠的疾病,其實,毛孩罹患心臟病的機率比我們想像中的更為常見。由於心臟病初期徵兆不太明顯,甚至幾乎沒有徵兆,所以常會被毛爸媽忽略而延後發現的時間。
聲響敏感是行為門診中很常見的問題,根據發生比例(不分公母及品種):約40~50%的狗狗,在1~11歲都有可能發生;而有78%的狗狗,會在1~5歲時忽然發生。聲響敏感的成因大多偏向基因遺傳所導致,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過往有創傷的經驗,使聲響敏感的表現更加突顯。
隨著毛爸媽養育觀念進步、重視寵物健康以及醫藥品質提升,讓毛孩與人類一樣漸漸邁入高齡化趨勢,也因為動物老了之後器官更容易老化而引發腫瘤病變,使得腫瘤成為主要死因之一。但必須注意:癌症不一定只在老年動物上發生,有時壯年甚至幼年都有可能發生。
總是有許多狗狗攻擊主人或是陌生人,而且更多的是攻擊小朋友的事件頻傳,但是到底狗狗咬人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原因造成,就讓我們來一起了解原因吧!
在飼養狗狗貓咪的過程中,會需要面對各式各樣的狀況,但是因為每一隻毛孩都是最寶貴的生命,建議想成為毛爸媽的你,能在下定決心確認自己有辦法負責牠的一輩子後,再做帶牠回家的決定喔! 以下整理出8種台灣最常見的狗狗品種,並將每種狗狗的基本資料、飼養時的注意事項,以及牠們先天容易罹患的疾病列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