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7-01.觀看 3.1k

【寵物案例分享】炎炎夏日,不只人要預防登革熱,毛孩也可能染上致命心絲蟲!|專業獸醫—黃偉珍

永鴻國際生技健心保寵博健康動物醫院黃偉珍PetTalk蚊子心絲蟲寵物
黃偉珍 獸醫師 寵博健康動物醫院
國立嘉義大學獸醫系 學士

現任 寵博健康動物醫院 院長
前 全國動物醫院 台中總院 夜間急診主治獸醫師
前 全國動物醫院 新竹分院 院長
前 全國動物醫院 市政分院 院長

每年進入高溫潮濕的夏季,除了人類要提防登革熱、蟲咬問題,其實毛孩們也正面臨另一場無聲的健康危機——心絲蟲感染。
這種經由蚊子傳播、潛伏期長、症狀不明顯的體內寄生蟲病,一旦發病,不僅危及毛孩性命,也讓治療變得複雜又高風險。
本篇專訪寵博健康動物醫院院長黃偉珍,由他從臨床經驗出發,深入說明心絲蟲的傳染過程、症狀表現、治療風險與常見飼主誤解。


炎炎夏日即將來臨,高溫又潮濕的天氣讓蚊蟲、寄生蟲大量滋生,不只人類得小心登革熱,毛孩們更可能面臨心絲蟲、跳蚤、壁蝨等潛藏的健康危機。

寵博健康動物醫院黃偉珍院長提醒:「別讓一時的疏忽,換來一生的遺憾,現在就該為毛孩做好全面的預防與防護。」

什麼是心絲蟲?經由蚊子傳播的致命殺手

心絲蟲是一種透過蚊子叮咬傳播的體內寄生蟲。當一隻蚊子叮咬到患有心絲蟲症的狗狗時,在吸血的過程會將心絲蟲幼蟲一併吸入體內,即成為心絲蟲帶原病媒蚊,而幼蟲就會在蚊子體內長大;當這隻病媒蚊再去叮咬下一隻狗或貓時,牠就會染上心絲蟲症。

幼蟲透過蚊子吸血時穿入狗狗的皮下組織,因幼蟲極小,所以染病初期不會有任何症狀,約6到8個月後會長成為15至30公分左右的成蟲,主要集中在胸腔的大血管(如肺動脈及心臟),當這些血管開始被心絲蟲阻塞時,就會出現咳嗽、精神委靡、食慾下降、體力變差等徵兆,末期更會出現呼吸困難、下肢水腫、腹水、甚至是心肺功能衰竭致死。

黃偉珍院長表示:「狗狗是心絲蟲的最佳宿主,牠們在狗狗的血液中最容易存活繁殖,小型犬的血管管徑相對較細,所以會較早出現症狀,但致死風險也較高;中/大型犬如果發現得晚也很難醫治。雖然心絲蟲在人或貓體內的生存機率比較低,但是有少數貓咪仍會被心絲蟲成功寄生且病程更快、徵兆也更少。所以心絲蟲不是小病,它是致命且難察覺的慢性病,必須嚴肅看待。」

多數飼主對於「心絲蟲預防」常見的誤區與困惑

在實務上,黃偉珍院長分享他曾接觸過不少與心絲蟲有關的案例,從中也觀察出飼主對心絲蟲預防的幾種常見迷思。

(一)
「有一位飼主每隔一兩個月就帶狗狗來做犬心絲蟲快篩,一開始我們也沒多想,直到第三次我終於忍不住問他原因,才發現是他自己用藥用到混亂。」

這位飼主飼養的是大型犬,飼料、保健品、除蟲藥、美容花費都不低,所以他總是趁除蟲藥有在做促銷的時候購買。黃偉珍院長指出:「問題是每個品牌預防的寄生蟲種類、範圍和使用週期都不同,有的是一個月一次、有的是三個月一次;有的有防心絲蟲、有的沒有,結果導致保護空窗期出現風險。只要狗狗出現一點咳嗽或不適,飼主就會緊張地帶牠來做心絲蟲快篩,這樣的焦慮與混亂,其實可以透過正確的認知與穩定用藥來避免。」

(二)
有一位新手飼主帶狗狗來打疫苗時,順口提到狗狗最近常咳嗽,「我問飼主有沒有定期幫狗狗做心絲蟲預防,飼主卻一臉疑惑地反問我:『什麼是心絲蟲?我的狗都沒出門,應該不需要吧?』」這其實反映出許多飼主的迷思,認為狗狗不出門就不會被蚊蟲叮,不用做心絲蟲預防。

但事實上,黃偉珍院長指出:「家中開門窗、走樓梯、電梯、陽台,蚊子都會飛進來,完全沒出門的狗狗,也不能保證零風險。」

根據中華民國獸醫內科醫學會近年的調查結果顯示:每4隻沒有做心絲蟲預防的狗狗,就有1隻感染;而完全不出門的狗狗,心絲蟲感染率也高達7.5%;長期住在戶外、沒有進行預防的狗狗,感染率更是高達近50%!

獸醫師最先提醒飼主的事情,永遠都是「預防心絲蟲」

黃偉珍院長表示:「早在犬貓衛教資訊還沒這麼豐富的年代,只要帶狗狗來打疫苗,獸醫師一定會問『有沒有做心絲蟲預防?』,因為心絲蟲的危險性太高。這不是故意要嚇唬飼主,而是我們在臨床上真的看過太多令人遺憾的案例。我曾經遇過一隻中型犬,飼主一直以為牠是因為年紀變大,所以活動力也跟著變差,直到有一天狗狗突然昏倒,緊急送來醫院,一檢查卻發現牠的心臟裡有數十隻心絲蟲。在這樣的狀態下只能進行外科手術移除蟲體,但最後還是沒能救回來。」

黃偉珍院長繼續說明:「就算使用的是內科治療(藥物),但有些藥物對於未成熟的蟲體效果不佳、有些對於較老的蟲體無法起太大作用,且心絲蟲死亡後會被分解、釋放到血液中,一旦堵塞肺部血管,就可能引發『肺血栓栓塞症』,需要額外給予漸減式劑量的類固醇來幫助緩解臨床症狀。」

治療風險高、過程繁複,「預防」才是王道!

心絲蟲治療不僅費用高昂、過程漫長,還需要飼主極大的耐心與細心照護。一般療程需歷經多次回診、注射、檢查與休養,整個過程少則三個月、多則半年以上,還必須嚴格禁止狗狗運動,避免已感染的心絲蟲在體內活動過度,導致血管破裂或肺部栓塞。

黃偉珍院長提醒:「治療期的狗狗連上下樓梯、散步都要被限制,有些狗狗原本就精力旺盛,不能跑、不能跳,飼主天天都要安撫、看顧,壓力其實很大。」

與之相比,定期給予心絲蟲預防藥,或每年一次的心絲蟲血液快篩,都能提供穩定的保護。黃偉珍院長指出:「預防用藥的成本僅僅是治療費用的十分之一不到,而且用法簡單、效果確實,才是最實在的選擇。」

然而,就算成分再厲害,如果毛孩吃不下去、或吃了一半吐掉,也等於無效。這也是臨床上常見的「隱性風險」之一。黃偉珍院長說:「很多飼主會把藥藏在肉泥、零食中,但聰明的狗狗總能一口吃完食物、把藥留在碗裡。也有些狗狗一咬覺得味道奇怪就吐出來。」

這時,選擇適口性高、狗狗自願吃的口服藥,就變得非常重要。以寵博健康動物醫院在販售的「健心保口嚼錠(Ivermec PI)」為例,它是使用日本國產牛肉製成的口嚼錠,適口性佳,連對味道特別挑剔、不喜歡吃藥的狗狗都會主動靠過來要吃。黃偉珍院長笑著說:「我們院內有不少狗狗,平常連把保健品摻進飼料都會挑掉,包在肉裡面也能分辨出來;但是換成健心保後,飼主說狗狗每次都會自動跑來等著吃藥,真的讓他們省心很多。」

此外,口嚼錠的劑量設計也更加精準與穩定,不像粉末或液體可能會因舔舐不均、餵食失敗而影響藥效。

黃偉珍院長補充道:「市面上除了口嚼錠,也有滴劑型、注射型等預防方式,但我們觀察到,願意長期穩定給藥的飼主,大多是從適口性與餵食便利性下手,這樣才有持之以恆的可能。」

心絲蟲預防,是一輩子的責任!

心絲蟲不是「會不會感染」的問題,而是「什麼時候不小心中標」的風險管理問題。再貴的治療都不如提早預防有效,再聽話的狗狗也可能因心絲蟲痛苦失去生命。

每月給牠的一顆預防藥,正是牠一生健康的守護線。
現在就開始,為牠建立完整的心絲蟲預防計畫──是責任、也是愛。

看完文章,再來看PetTalk品牌推薦

分享––

相關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