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1-18.觀看 816

貓咪挑食的連鎖反應:長期偏食會帶來哪些健康風險?|專業獸醫—林孟潔

肉泥魔鏡膠原主食餐包林孟潔寵博健康動物醫院AbaoPetTalk毛孩挑食獸醫寵物
林孟潔 主治獸醫師 寵博健康動物醫院
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獸醫學院 學士

現任 臺北市動物之家醫療督導獸醫師
現任 寵博健康動物醫院 主治獸醫師
職訓局寵物照護職能班講師
臺北市動保處志工專訓講師

許多飼主都有這樣的經驗——明明準備了營養滿分的主食,貓咪卻只吃幾口就停止,有時候甚至聞一聞就走了,讓人又無奈又擔心。
其實,挑嘴不僅是性格問題,長期偏食還可能在不知不覺間,影響牠們的整體健康,甚至引發一連串身體狀況。


挑食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

一、營養不均衡,影響全身機能
貓咪如果長期攝取不足或挑食,只吃自己喜歡的食物,容易導致蛋白質與維生素等重要營養素的缺乏。
當肌肉量下降而導致免疫力變差時,不僅會影響精神,還可能出現體重下降或感染風險升高;尤其是皮膚、毛髮、關節這些需要長期營養支撐的部位,會最先出現變化。

二、腸道問題反覆出現
動物的腸胃道除了是消化器官外,也是體內最大的免疫器官。腸道不像其他器官那樣被包覆在體內,它是身體中少數「有出入口」的系統之一——從嘴巴進、從肛門出,因此更容易接觸到外來細菌;因此動物身體的免疫系統理所當然派軍常駐守衛。
在飲食狀況不穩定的情況下,容易讓腸道菌叢受到干擾。當腸胃道出問題、菌叢失衡時,常見的結果就是軟便、腹瀉、甚至嘔吐;如果免疫細胞受到侵害時,連帶會導致免疫力下降、進而引發其他如皮膚或過敏等問題。

三、毛髮變得粗糙、掉毛
皮膚是動物身上最大的器官,所以皮膚與毛髮可以做為「健康的鏡子」。當蛋白質攝取不足時,皮膚屏障會變弱,毛髮缺乏光澤、變得乾澀、容易斷裂或打結,有些貓咪甚至會因乾癢而過度舔毛,導致皮膚發炎紅腫等問題。

從獸醫師的角度來看,很多飼主都會認為挑食只是小問題,但是在臨床上,獸醫師們常常看到很多挑食犬貓更容易出現消化功能下降、肌肉流失、甚至慢性發炎的狀況。因為挑食的重點往往不在「有沒有吃飽」,而是「吃得夠不夠均衡」,當飲食中缺乏能支撐腸道與皮膚健康的成分,犬貓自身的免疫力也會隨之下降。

幫助改善挑嘴貓的三大建議

一、選擇高適口性、營養完整的食物
嗅覺是貓咪最重要的感官知覺,貓咪擁有約2億個嗅覺細胞,相比狗狗的1.25~2.2億、人類的500萬是高出非常多的。牠們主要是依靠嗅覺來感知溫度,因此測試食物的溫度是靠鼻子而不是舌頭;牠們也可以利用嗅聞來了解目前周圍環境的狀況,所以即使貓咪在失去視覺和聽覺的情況下,還是有辦法生存。

所以以食物來說,比起味覺,貓咪主要靠嗅覺判斷「要不要吃這個食物」,所以「氣味」對貓咪來說是否有吸引力非常重要。同時,貓咪在進食過程中,不同質地的食物,也會影響牠們嘴裡感受到的各種觸覺刺激。雖然不同貓咪對於質地的喜好也不同,但大部分的貓咪都可以接受「肉泥感」的質地,這也是為什麼肉泥狀的零食會這麼受歡迎的原因。

此外,貓咪是絕對肉食動物,牠們的蛋白質需求是人類的2倍,並需要11種必需胺基酸(狗狗是10種)。其中,最重要的就是「牛磺酸」,因為貓咪無法自行合成,但狗狗可以;一旦食物中缺乏牛磺酸,可能會導致貓咪發生失明、生育或心臟病等問題。此外,貓咪飲食中的蛋白質如果低於25%,會影響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,也會影響皮膚屏障與毛髮的健康。

二、照顧腸道健康,重要的不只好菌
「壞菌多、好菌少」的狀況在狗貓上非常常見,而且第一個會影響到的就是腸胃,所以毛爸媽第一個可以觀察到的就是腸胃症狀,像是拉肚子。有些毛爸媽在看到毛孩拉肚子之後,可能會購買各種腸胃益生菌給毛孩食用,不過獸醫師要提醒大家一個很重要的觀念:動物體內的免疫細胞需要維持在一個平衡的範圍內才是最好的,太少或太多都不好。如果因為補充了過多益生菌,導致免疫細胞過度活躍,其實也很容易發生一些過敏反應,可能會進一步造成其他問題。所以建議毛爸媽在使用益生菌之前,可以先和自己的家庭獸醫師討論。

如果益生菌補充不當也可能適得其反,那該怎麼讓腸胃真的變健康呢?「益生菌」的功用是調節腸道菌叢生態,來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,進一步維持身體的免疫力。但是很多人會忽略掉一件事:當益生菌被吃下去後,可能會被胃酸給破壞、或被腸內的原生菌叢給打敗,效果就會大打折扣;假如把益生菌比喻成保衛腸胃健康的士兵,那「益生元」就是提供士兵體力及能量的糧食,幫助益生菌順利在腸胃道內繁殖生長。

「益生元」就是「幫助好菌生長的物質」,常見的益生元包含一些不容易被動物消化掉的碳水化合物,如:膳食纖維、寡糖、少數非含碳特殊維生素、礦物質等物質。不過,也不是所有的膳食纖維、寡糖都是益生元喔!還需要符合「能夠被好菌發酵利用,提供其生長所需的營養」、「能耐過消化道的重重關卡,到特定腸段才被消化分解」這兩點特性才能被稱為益生元。

因此,如果提供的飲食中有包含益生元這個成分的話,就有更大的機會幫助好菌在動物體內有更好的存活率。如果把腸胃道比喻成一棟大樓,當住在裡面的房客都是好菌,就沒有壞菌可以存活的空間;擁有良好的菌叢,自然就不需要擔心腸道和免疫系統出問題了。

三、多一點正向誘食技巧,讓進食變成一種親密體驗
貓咪天生就是靠「嗅覺與觸覺(舔食)」來探索食物的動物,對牠們而言,進食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,更是一種情緒與感官上的滿足。同時,現代家貓幾乎過著過於安逸的生活,這對「天生是獵人」的牠們來說缺乏大量刺激;如果可以適時的在日常玩樂上或飲食上提供一些感官刺激,就能讓貓咪得到滿足,並提升生活上的幸福感。

因此,想要改善挑食問題,有時不在於更換食材,而是讓牠重新對「吃」產生期待感。

1、利用「舔食」這個熟悉的動作,找回貓咪的進食樂趣
為什麼許多貓咪對「肉泥條」特別著迷?這其實與牠們的天性有關。
「舔食動作」對貓咪來說,是最自然、也最具安全感的進食方式,當牠們舔食時,不僅能感受到濃郁香氣,也能透過舌頭的觸感,細細體驗食物的質地與溫度。
因此,如果能在餵食時模仿這種「舔肉泥」的節奏,例如一次只提供少量、讓牠慢慢舔食,能幫助貓咪放鬆、安心地接受新的味道與食材。

2、飼主親餵,建立信任與安全感
許多貓咪對於飼主「親手給予」這個動作特別有感,會覺得那是專屬於牠的關注與陪伴。在貓咪靠近或表現放鬆時,親手給予少量零食或肉泥,讓牠把「靠近你」與「好事發生」聯想在一起,這就是親餵最直接的信任養成方式。
這樣的互動,不僅能增加進食的誘因,也能強化貓咪與飼主之間的情感連結。當牠把「吃飯=開心的時刻」連結起來,久而久之自然就會開始期待進食。

3、增加嗅覺和味覺刺激
將濕食或罐頭稍微加熱至體溫左右,能散發更濃郁的香氣,吸引貓咪進食;也可以在乾糧上灑上少量柴魚片、或專為貓狗設計的寵物肉鬆等高適口性的零食,能有效刺激食慾。

雖然希望讓貓咪吃得開心是飼主的愛,但吃得正確及營養均衡,才是牠們一生健康的根本。適時調整飲食內容、補足營養缺口,才能讓貓咪維持穩定的免疫功能。

記得隨時觀察貓咪的飲食習慣與體態變化,如果發現貓咪長期不愛吃飯或體重明顯下降,請及早與獸醫師討論,找出最適合牠的營養方案;讓挑食不再成為壓力,而是透過了解、觀察與陪伴,幫貓咪找到最安心的飲食步調。

看完文章,再來看PetTalk品牌推薦








分享––

相關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