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飼養毛孩的人越來越多,但還是有很多毛爸媽不知道狗狗貓咪也會得「腫瘤(癌症)」,尤其隨著毛孩的平均年齡來到13歲以上,罹患腫瘤的機率也跟著增加,甚至高居家犬家貓十大死因的前三名。
人類與狗狗的生理構造及代謝不同,相對的營養需求也不一樣;此外,「狗狗到底是雜食性動物還是肉食性動物?」這個問題也一直存在著爭議。其實只要從狗狗的基本生理結構去抽絲剝繭,就可以知道什麼食物內容對牠們來說是最適合的。
你有沒有在減肥時經歷過一種狀況:為了減少卡路里的攝取選擇不吃晚餐,但是到了半夜卻餓到發瘋,最後敵不過飢餓反而吃掉一大塊蛋糕…一整天的努力直接毀於一旦。同樣的狀況也常常出現在毛爸媽幫狗狗減肥這件事上,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很多人忽略了減肥的首要原則其實是「不挨餓」!
狗狗貓咪不小心吞食家中異物,絕對是排行動物醫院急診案例的前幾名。對於一些24小時營業或設有急診的動物醫院來說,常常會在半夜遇到毛爸媽驚恐地衝到醫院,慌張地說狗狗剛剛吞了一顆電池、一塊麻將;或是貓咪吞了一條塑膠繩…
現在的毛孩已經和十幾年前大家養來「看門」的概念完全不一樣,隨著毛孩在家中的地位越來越高、各個都是被捧在手掌心的小寶貝;毛爸媽也因為寵愛牠們,提供多元的飲食內容,卻也間接增加牠們罹患「糖尿病」的風險。
您好,想請教4/3開始貓貓出現行動不適,感覺是移動下半身會疼痛的情況,以前偶爾上廁所會異常吼叫(偶爾一次間隔時間滿長的),當天去檢查血檢報告肝指數異常,超音波醫生反饋有一些晶石還有什麼增生的但問題不大,說是肝有炎症開藥吃,耳膜沒有變黃,食慾還行,只是疼痛會不願起身覓食,喂到嘴邊還是能狼吞虎嚥,水也照喝,但整整一天沒上廁所,至今起身也還會疼痛吼叫,這樣的情況主要是肝的問題嗎?我有沒有需要往其他檢查方向去進行治療QQ,謝謝醫生
我們家貓貓是在他2歲的時候撿到的流浪貓,撿到的時候他已經是結紮的狀況。飼養一陣子以後開始會出現對娃娃的騎乘行為(但不會亂噴尿之類的),原本是一天2-3次,最近進化到一天可以10次以上。原本一天2-3次的時侯有帶去給獸醫檢查,獸醫觸診沒摸到,因為沒辦法真的確定有隱睪還是動物的習慣,所以也不建議開刀。現在演變成一天10次以上,請問這樣需要回診或開刀確認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