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家狗寶貝也是隸屬於「非要外出上廁所」族群,那麼毛爸媽一定經常碰到一個問題:就是不論刮風下雨都一定要帶牠外出解決,這時狗狗溫暖、毛絨絨的身體肯定會成為外寄生蟲最理想的棲息地。
可愛機靈、愛玩耍的紅貴賓是台灣最常見的寵物狗之一;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,許多小型犬容易有膝蓋骨異位的問題。
眼看時序已進入春夏之際,濕熱的氣候讓蟲蟲軍團開始伺機而動!草地可是外寄生蟲防治的大敵,在狗狗翻滾的幾秒內,就能讓這些外寄生蟲輕易地趁虛而入。
雖然犬焦蟲症的威脅性不比艾利希體大,但後續治療之路漫長又艱辛,所以犬焦蟲症可以說是狗爸媽最大的夢魘之一。
狗狗本就是難以抗拒食物誘惑的動物,加上現代毛爸媽難敵毛孩的渴求眼神,常常會給予牠們一些過油過鹹、難以消化的食物,長期下來容易帶給腸胃不小的負擔。 腸胃不好的徵兆除了下痢、嘔吐外,其實還有一種現象經常被毛爸媽給忽略,也就是「便秘」!
為了有助於早期發現並及時控制犬貓老年疾病,毛爸媽最好每年帶毛孩進行一次例行性檢查,並定期接種疫苗及人畜共通的狂犬病疫苗,及早預防傳染性疾病的發生。然而市面上有五合一、七合一、八合一等各式各樣的疫苗,在選擇預防疫苗施打上應該注意哪些事呢?
「豪大雨過後當心傳染病」的字眼對台灣人來說應該不陌生,除了常見的登革熱、腸胃型疾病外,你也應該要了解另一種人畜共通的疾病—鉤端螺旋體症。
在養貓前,有許多必修課程是萬萬不可忽略的!從單純的食衣住行,到可能會危及生命的傳染病,都是爸媽們必須放心上的問題。
柴犬逗趣的神情、厚實的毛髮、忠心的個性,在台灣和日本是人氣相當高的犬種,許多日本電影也以柴犬為主角。但品種狗有時為了保持血統純正,常會近親交配,因此更容易產生遺傳性疾病。
從發現過敏、尋找過敏原到治療,是一條漫長的醫療之路,毛爸媽除了勤做功課和紀錄之外,更要發揮好問的求學精神,積極地與獸醫師保持聯繫,以保障毛孩的飲食內容能有效遠離過敏原!
大部分的狗狗其實是不會控制自身食量的,意即「你給他多少牠就吃多少」,吃到肚皮都快撐破了還是照吃不誤。這樣不僅容易讓寶貝變成一隻小胖狗,更容易因飲食習慣不佳形成消化不良的隱憂。
狗狗比貓咪更常接觸戶外,每次到公園也一定要到在草地上翻滾一輪才肯罷休,然而當狗狗在草叢間穿梭時,跳蚤和壁蝨很有可能已經悄悄爬到牠們身上。
急性腸胃炎剛發作時,因腹痛、下痢導致狗狗非常痛苦,可能會看到狗狗在家中焦躁得來回走動,或是毫無食慾、無精打采的趴在地上,這些情形也會讓做父母的我們看得非常焦急啊!
腸胃健康與否對動物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響,腸胃問題也是貓咪常見的臨床疾病之一,且越年長的貓咪患病的機率也越高。
雖然動物保護法第19條規定飼主一定要幫自己飼養的寵物植入晶片並做寵物登記,但依舊有不少毛爸媽認為晶片是「非必要」的。然而最常見的原因就是「因為我家貓咪/狗狗不出門,所以不需要打晶片」,但真的是這樣嗎?
「過年期間」榮登犬貓急診的旺季之一,雖然不希望有毛寶貝真的需要使用這份清單,但未雨綢繆總比事故發生時手忙腳亂來得好。趕緊把這一篇存下來!預祝所有毛爸媽及毛寶貝安心過好年唷!
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(FDA)在2018/9/20時發布一篇公告,內容提到某些口服外寄生蟲藥中含有 Isoxazoline 成分會引發動物出現肌肉顫抖、共濟失調與抽筋等副作用,在國內有媒體報導後引起許多飼主恐慌,心想不知該不該繼續給毛孩使用口服外寄生蟲藥。
貓咪愛乾淨是眾所皆知的,時常看到貓咪不斷「舔舔舔」地用舌頭清潔及梳理自己的毛髮,尤其到了換季時期更容易因為換毛而勤加理毛,但這時候就要密切注意貓咪吃進去的「毛」有沒有排出來喔!
每逢接近農曆新年前,毛爸媽總是會特別忙碌:大掃除、拜拜、準備年節用品…常常一個不小心就會忽略心愛的毛寶貝;因此,過年期間反而成為動物醫院為寵物掛急診的旺季。
一聽到傳染性腹膜炎,相信很多貓奴們都會聞之色變,因為貓咪的大殺手之一就是傳染性腹膜炎!由於一般貓咪大多帶有冠狀病毒,當貓咪受到感染或環境給的壓力,就有可能會使病毒產生病變轉變為腹膜炎。